最近讀緊一個藝術哲學的入門課堂,講到哲學史上其中一位最早提出藝術呢個概念既哲學家—亞里士多德(Aristotle)。 係佢既論述當中提到藝術能產生一種感受 洗滌心靈(Catharsis),提到藝術有一種幫助人帶走情緒的功能。 #利申我其實唔識字,破話就短說了 對應音樂既體驗 開頭大多來自於聽歌,單向地接收,找同我有共鳴既歌曲。 而當我開始學樂器嘗試去創作時,共嗚既方法唔同左, 由聽歌單向地接收,轉變為用演奏單向地發送。 儘管呢種體驗有幾美妙,靈魂仍舊破落而空虛。 無歌想聽亦無歌可寫,但音樂係咪等於歌呢?(但音樂係咪只係等於歌呢?) 打坐過後 我覺得音樂係一種最私人既語言 用作指向內心最深處既果個你 但正如無鏡你就睇唔見自己生成咩樣 音樂亦需要其他人用聲同你傾計 你先知道自己有無講緊野 回歸現實,我覺得最接近音樂語言既東西就係jam野 自己嘗試左搞左排jam session,但發覺大多數人既理解有兩種 1. 刻意隨機 2. 較靠近表演性質既blues/jazz improv. 而我覺得呢兩種結果都係過度操練樂理/技術既後遺症 出呢隻碟一來想開心share下最近夾既野 二來想推廣下認真9jam呢件事 黎緊都會儘量keep住搞jam session 如果你有興趣玩/講下音樂經, pls pm me~ ig: @yuyatfai credit: keys: @nav.mlk drums: @yuyatfai cover art: @nav.mlk